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服務支持<
* 1987年,我國建成全國產化設備的±100kV舟山直流輸電工程。
* 1989年,建成±500kV葛洲壩-上海高壓直流輸電線,全長1045km,單極容量600MW,雙極1200MW(1989年投運單極,1990年雙極投運)。
* 2006年,我國開工建設世界上第一個±800kV直流輸電工程,西起云南祿豐,東至廣東增城,線路全長1446公里,設計輸送容量8000MW。
* 2007年,向家壩—上海±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開工建設。額定輸送功率640萬千瓦,途經八省市,全長約2000公里。
* 2008年,錦屏-蘇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線路長度2095千米,輸送容量達720萬千瓦。
高電壓是針對某種極端條件下電磁現象的相對物理概念,在電壓數值上尚無確定的劃分限界,工程上通常將電壓在1kV及以上作為高電壓的范疇。
對于輸電線路,國際上一般認為:
交流:
高壓(HV):35kV~220kV
超高壓(EHV):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
特高壓(UHV):1000kV及以上
直流:
高壓直流(HVDC):±600kV及以下
特高壓直流(UHVDC):±600kV以上
(2) 高電壓強電場下電力系統出現了一系列特殊問題,為高壓專業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 輸電線路外絕緣污閃、雨閃。
? 輸變電設備和線路經常遭受雷擊。
? 隨電壓等級提高,電氣設備的絕緣結構和絕緣材料需要解決。
? 由于氣、液、固介質中的放電理論發展緩慢,社會發展又需要不斷提高輸電的電壓等級,必將用真型試驗來選擇外絕緣和內絕緣,同時隨電壓等級的提高又帶來了電磁環境和生態問題。
? 核武器、航天器的發展出現了一系列高電壓強電場下的一系列特殊的問題。
(3)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學科順應工程需要而形成
? 20世紀50年代前,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問題屬電力系統專業的一部分:發電廠、電力網、繼電保護、高電壓技術。
? 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美國、英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相繼辦起了高電壓與設備專業和電氣絕緣專業。
? 我國20世紀50年代初,在蘇聯專家幫助下,哈爾濱工業大學創辦了第一個高電壓技術與設備專業,西安交通大學創辦了第一個電氣絕緣與電纜專業。隨后,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創辦了高電壓技術與設備專業。
(4) 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規劃對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學科的促進
? 能源資源——煤、水資源豐富,油氣資源較少:已探明煤炭儲量:10077億噸;技術可開發量:493GW;石油可采儲量:24.3億噸; 天然氣可采儲量:2.2萬億立方米。
? 電力工業發展方針: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電網建設,大力發展水電,優化發展煤電,推進核電建設,穩定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新能源發電,促進裝備工業發展,深化體制改革。
(5)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規劃
? 積極擴大“西電東送”規模
– 北通道:山西、蒙西向京津冀魯送電,2010年約20GW,2020年約40GW;
– 中通道:三峽及四川水電向華東、華中電網送電,2010年約21GW,2020年45~50GW;
– 南通道:云南、貴州水電及火電向廣東、廣西送電,2010年約20.8GW,2020年約40GW 。
(6)發展和建設特高壓輸電的必要性和緊急性
? 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國需新裝機約5億千瓦,年均超過3000萬千瓦,但我國75%以上可開發水能資源(3.95億千瓦)分布在川、云、藏;探明的煤炭資源保有儲量6以上分布在晉、陜、蒙;而全國電力負荷2/3分布在京廣線以東地區,能源分布與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 雖然全國“西電東送” 500kV超高壓骨干網架已經形成,但500kV跨區互聯電網聯系薄弱,輸電能力有限,難以滿足西部和北部能源基地大規模、遠距離電力外送需求,必須采用更高一級電壓等級的輸電技術。
上一篇:我國輸配電發展(交流)
下一篇:便攜式三倍頻發生器廠家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