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容器行業的現狀與發展
時間:2013-11-29
我國電容器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目前無論從制造水平,還是電力系統運行的無功補償需求,都已到了要求電容器制造行業進行轉換觀念和向前大進一步的時候,否則將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國際大公司的強大沖擊,對此,不論是電容器制造行業,還是電力系統用戶,都應給予足夠的認識。
關鍵詞:電容器;制造;無功補償;第三繞組
1 概述
近幾年來,我國已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力電容器市場,因此,無論是國內的電容器制造廠商,還是國際電容器制造廠商,都看好了這一市場。目前,國際電容器主要制造廠商已都在國內設置電容器生產廠或銷售代理商。到今年下半年,我國將形成7千余萬kvar的高壓電力電容器的生產能力。因此,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是必然要發生的,這將意味著明、后年高壓電力電容器的市場競爭將加劇,市場必然要重新進行分配,對此,電容器制造廠商應有清醒的認識。另一方面,電力系統的無功補償容量越來越大,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使得目前習慣使用的電容器結構、容量,和無功補償的模式都越來越不適應電力系統運行的要求,特別是對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大型變電站的無功補償方式,已到了必須進行變革的地步。因為目前35kV及以上系統所使用的大部分單臺電容器和電容器組的接線方式都已無法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的要求,對于這點希望廣大電力系統的無功補償技術人員能越來越清楚地有個正確的認識,以盡快推動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利于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水平的提高。
2 我國高壓電力電容器制造行業的現狀
我國高壓電力電容器制造行業單就生產設備、原材料和技術來說,并不比國際上先進水平差,主要生產廠家用的卷制機是全球最好的,HILTON的全自動卷制機,真空浸漬系統是全球最好的,HEDRICH真空清漬罐,用的是膜則從粒子到設備均是進口的,油是根據進口油料組份合成的,生產技術則多是國外引進而來。這也正是幾十年來,我國高壓電容器主要是由國內廠供給的原因。但令人遺憾的卻是:二十一世紀之前我國高壓電容器的高端產品主要由國外廠商占有。二十一世紀之后國外廠商和合資廠仍占有大部分,國內廠商已開始進入高端產品市場,但占有量只是小部分。
近幾年國外主要電容器生產廠商看好中國電容器市場,而在國內設廠,如ABB、日新電機、美國Cooper在國內的廠都已生產了,而諾基亞公司在我國銷售也幾年了。這些國外廠商的進入,將進一步推動國內電容器行業的發展,也加劇了電容器行業的競爭。到2006年下半年全國將形成7千余萬kvar的電容器生產能力,而市場僅在5千余萬kvar左右,因此,競爭高峰期將在07后必然形成。對此各制造企業應有足夠的認識。
3 我國電容器制造行業的問題與發展
3.1 我國電容器制造行業的問題
我國電容器制造行業最大的問題有兩個:
(1)前期研究投入不足,尤其是基礎性研究投入嚴重不足。這就造成了我國電容制造行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也是高端產品占有率低下的根源。這個問題不解,將很難形成我國產品的優勢種類,而必然減弱企業的競爭能力。
目前雖國外跨國集團在國內設廠,但很遺憾的是這些廠無一例外地將研發放在國外,而在國內的生產廠連試驗設備都嚴重不全,若按電力行業標準要求,這些廠連出廠試驗都做不全。因此,這些廠的出現,并不能大幅度促進國內電容器技術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2)缺乏全局持續發展的思想和準備。目前我國電容器制造行業由于銷售、生產兩旺,基本上處于應付生產和擴大生產上,普遍缺乏全局持續發展的思想和準備,缺乏產品儲備。在產品發展和應用上總顯得反應遲鈍,跟不上用戶對產品需求。特別嚴重的是,當產品已明顯表現出不適用于系統要求時,長時間不能指出和更正這種不適之處,不能推出更合適的產品,將發展的機會拱手相讓,也為電力系統進行帶來危害。實際上生產廠家對這些產品的不當和不適應系統運行要求的了解深度,和了解的時間遠不是用戶所能比的。但十分遺憾的是電容器生產廠商由于短期利益的左右,這些問題并沒有被及時指出并引導用戶正確選擇,使用更合適的產品,導致近年來重要的大型電站的無功補償設備故障率增大。這種狀況對國內電容制造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十分有害的。
3.2 我國電容器制造行業的發展
(1)根據我國電力系統容量的變化,原使用得很好的35kV系統用的11kV(或12kV),容量為334kvar及以下的內熔絲電容器已不適合使用。因此,盡快發展500kvar及以上容量的電容器和與之配套的成套技術,并推動電力系統盡快應用,已成為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2)加大研究性投入,避免自我封閉。由于我國電容器制造業尚未達到具有系統的研究開發能力,因此加強研究性投入,避免自我封閉,實行對外強強聯合的方式,加快研究成果的獲得,形成有自我知識產權,有特色的產品及產品儲備是我國電容器制造業的有效措施。在目前,特別應加強產品適應運行環境性能的研究,以提高電容器運行可靠性。
(3)加強同用戶的溝通,避免偏面性宣傳和“閉門造車”。在上世紀90年代及之前,電力系統與電容器制造行業有過一段“密月”期,這也是我國電容器行業得到最快發展的歲月。近年來,這種良好的互動關系已沒了,其結果是制造廠商的新產品推的快,消亡的快。由于偏面的宣傳,用戶很難了解產品的真實優缺點,因此,也就在運行上沒有針對性的措施,常常帶來的后果是用戶大失所望,而妨礙新產品的健康發展。
3.3 我國電力系統用戶在無功補償中的問題
(1)目前電力系統用戶在無功補償中最大的問題是:所使用的補償方式與無功補償原則嚴重背離。無功補償原則是:在主要負荷側、分層、分區就地平衡。而目前的補償方式,特別是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的補償方式則是在基本上沒有負荷的第三繞組上進行,這種補償方式不僅嚴重背離無功補償原則,更嚴重的是存在:1)增加了變壓器的損耗;2)使變壓器結構復雜,成本增大,可靠性下降;3)占用變壓器的電磁容量、惡化了變壓器運行條件;4)無功調節困難,無功補償裝置可靠性差等缺陷。實際上目前大容量的變電站采用35kV電壓等級無功補償裝置常配用單組容量6萬kvar,甚至更大。而真實情況是什么呢?真實的情況是:這個電壓等級,這個容量的無功補償裝置無論如何努力,都是不可能安全運行的,因為這個容量的裝置采用35kV電壓等級從理論上就不能滿足安全運行條件。因此,目前已到了無功補償方式回歸無功補償原則的時候了。
(2)電力系統無功專職人員變化過快,培訓不足。近年來電力系統新老交替變化,無功專職人員變化較快,另一方面無功技術培訓不足,或培訓部門技術能力不足,資料缺乏。使無功專職人員技術水平呈下降趨勢,而近年來無功補償技術發展較快,使得這種不適應傾向更加突出。
(3)目前電力系統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展。由于電力系統無功補償裝置采購模式是以有運行業績為基礎,新產品、新技術常常因這條而難以進行系統運行,而不進入系統運行就沒有業績,結果是新產品、新技術進入了一個不能獲得應用的怪圈。由于新技術、新產品不能及時進入系統運行,使得電力系統發展迅猛,配套產品都原地踏步,使所采用無功補償產品嚴重滯后電力系統的發展,目前已達到了危害系統安全的進步。
3.4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
(1)盡快將無功補償方式回歸到無功補償原則上來,促進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也就是切實做到無功功率在主要負荷側、分層、分區就地平衡,盡快發展高壓側補償技術,如500kV變電站在220kV側補償為主,220kV變電站在110kV側補償為主,第三繞組補償為輔,或僅做平衡繞組。
(2)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無功補償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促進電力系統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
4 結論
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無論是目前電容器制造行業的產品,還是我國電力系統的無功補償方式都已嚴重不適合目前電力系統的需求,因此,無論是電容器制造行業,還是電力系統無功補償技術都已到了必須進行變革的時期,否則必然妨礙我國電力電容器和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而拉大我國相關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在座的有志促進無功補償技術的各位,對此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